当前位置: 首页> 商显资讯

突发:美光退出中国数据中心市场,这一波“供应链重排”会传导到显示行业吗?

时间:2025-10-21 来源: 未知 点击: 141

突发:美光退出中国数据中心市场,这一波“供应链重排”会传导到显示行业吗?


据路透社消息,美国存储芯片巨头美光科技(Micron)计划退出其在中国的数据中心服务器芯片业务。知情人士透露,美光将停止向中国数据中心供应服务器芯片,但仍会继续向两家在境外拥有大型数据中心业务的中国客户供货。

图源:美光官网


要知道,中国大陆市场在美光的营收中占比不低。美光2024财年在中国大陆的收入约为34亿美元,占其全球总收入的12%。未来,美光仍会继续向中国汽车与智能手机客户销售芯片——但数据中心这块“肥肉”,它主动放弃了。


美光回应:中国仍是重要市场


美光在声明中强调:


“我们在中国拥有强大的运营基础


中国市场的空缺,为国产芯机会打开缺口”


路透社分析指出,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服务器内存市场,这次退出,意味着美光错失了中国数据中心的高速增长机会。


据统计,2023年中国在计算数据中心的投资额同比增长9倍,达到247亿元人民币。这段时间里,长江存储、长鑫存储等本土厂商趁势崛起,加快在存储芯片、封测及显示驱动芯片配套环节的布局。不过,这次业务调整与此前的


网络安全审查并非无关。早在2023年,中国网信部门就曾对美光在华销售的产品展开安全审查,原因是“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安全,防范产品问题隐患造成网络安全风险”。


中国市场的空缺,为国产芯机会打开缺口


路透社分析指出,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服务器内存市场,这次退出,意味着美光错失了中国数据中心的高速增长机会。


据统计,2023年中国在计算数据中心的投资额同比增长9倍,达到247亿元人民币。这段时间里,长江存储、长鑫存储等本土厂商趁势崛起,加快在存储芯片、封测及显示驱动芯片配套环节的布局。


在AI与高性能计算快速发展的背景下,存储芯片与显示驱动芯片产业链的结合正愈发紧密。未来,数据中心硬件的国产替代,将间接带动包括显示面板驱动、电源管理芯片、散热模组等多个相关领域的国产供应链成长。


美光的“去中国化”,或许不是终点


美光在2025财年第四季度的营收达113.2亿美元,同比增长46%,其中高带宽内存(HBM)是利润最高的产品之一。该公司专注AI与云计算的CMBU部门收入更是同比增长213.5%。


但在中国市场,美光的调整动作还不止这一笔。今年8月,《南华早报》曾报道,美光在华启动新一轮裁员,涉及移动NAND业务超过300个岗位。此前,美光已宣布全球范围内停止移动NAND产品的开发。


i51touch观察:影响或将扩散至显示供应链


虽然美光此次调整的重点是数据中心业务,但其背后透露出的“供应链再平衡”趋势值得显示行业关注:


一方面


本土厂商在存储与逻辑芯片环节的突破,有望强化中国显示面板厂的上游自主能力;


另一方面


随着国际芯片巨头调整中国布局,显示驱动IC、T-CON、电源管理等周边芯片可能迎来更多本土替代机会;

同时,面向AI服务器的显示终端、控制显示屏等需求也在快速增长,产业链协同成为新课题。


商用显示网推出微信公共平台,每日一条微信新闻,涵盖触摸屏材料、触摸屏设备、触控面板行业主要资讯,第一时间了解触摸屏行业发展动态。关注办法:微信公众号“i51touch” 或微信中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,或这里查看详细步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