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 商显资讯

耗资100亿新一代显示工厂强势亮相!

时间:2025-10-11 来源: 未知 点击: 87

10月9日,HKC 惠科股份在四川绵阳的全新 LED 直显工厂 正式启用。这一动作不仅意味着生产基地的升级,更代表着惠科在 MicroLED / LED 直显 方向上的战略跳跃 —— 标志其产业化进程迈上新阶。


据披露,该项目总投资规模约 100 亿元,覆盖直显模组与背光模组等多个环节。 而绵阳,正是惠科近年来重点布局的核心城市之一。


这一次启用,是惠科


对未来显示产业的倾力押注;也是其从 LCD/LED 向新型显示(如 MicroLED / 直显)结构性升级的关键一环。


产能升级:效率 + 良率双提升


新工厂的亮点在于“自动化 + 智能制造”的同步引入。惠科表示,通过优化工艺与设备升级,生产效率预计提升 30% 以上,同时产品的良率与一致性也将达到行业领先水平。


未来在 2025 至 2026 年期间,公司还将持续扩充产能,以增强全球交付能力与订单响应弹性。


换句话说,惠科不仅在“更大”,更在“更优”。这意味着:更快交货周期更高品质稳定性更灵活的订单调整能力


对于终端客户与合作伙伴来说,这意味着在“可交付性”上更有保障。


产品赛道布局:面向高阶应用场景

惠科在此次启用中强调,这条直显生产线不是简单做“量”,而是 聚焦高阶显示市场 的战略选择。


未来产品将覆盖以下关键应用领域:


控制中心 / 指挥室 等高端专业显示场景

中大型会议室 / 教育行业智能显示

半户外商用显示 & 租赁显示商用一体机(All-in-One Display)

高品质家庭影院显示系统


值得注意的是,商用一体机正在成为显示市场的新风口。


惠科计划整合直显模组、驱动系统、图像算法与软硬件整合,打造“即插即用”的高可靠性产品解决方案。在点间距覆盖上,惠科方面表示可支撑 P0.4 到 P2.0 mm 的全系列规格,以适应远中近不同观看距离的场景需求。


技术积累 —— 做 “硬核”力量的支撑


在迈向高质量产能的同时,惠科也在技术基础端有所动作。


过去曾有报道,惠科成功点亮了业内首款 玻璃基 HMO 背板 6.67 英寸 MicroLED 直显屏体,实现 100 PPI 像素密度、1000 nit 峰值亮度与 99% DCI-P3 色域覆盖。


HMO(高迁移率氧化物)背板可为 MicroLED 提供更高的迁移电子速率与更低功耗支撑,从而使显示响应速度和功效得到优化。


此外,惠科在背光与直显项目的投资也在加码。


2025 年,惠科在湖南浏阳启动了总投资 90 亿元的 MiniLED 背光 / 直显模组及整机项目。


在四川绵阳也曾启动 70 亿元的 MiniLED 项目。


可见,惠科在新型显示领域的资金和资源投入正在形成“闭环”布局 —— 从模组、芯片、背板到整机方案的整体推进。


新显示时代的风口与风险


机遇捕捉    


显示赛道重塑


随着 MiniLED / MicroLED 技术成熟与成本下降,传统 LCD / LED 显示正面临结构性置换。


在大屏、商显、智能会议、家庭影院等多个细分领域,行业正在寻找“更亮、更省电、更细腻”的替代方案。下游需求拉动


政府、企业、教育、金融、安防等行业对指挥中心、一体化显示等需求持续升温。


加之数字化和智慧化趋势加速,显示终端(尤其是高端可视化、沉浸式交互)正被重视。技术边界突破仍有空间


点间距、亮度、能耗、寿命、色彩一致性,是 MicroLED / 直显下一步要突破的要素。


在这些维度上,谁率先拿出可商用产品,谁就能在高端市场拿下话语权。


风险与挑战    


成本控制压力:高端显示仍然依赖较高成本,若降本路径未清晰,可能制约推广速度。供应链配套风险:芯片、驱动 IC、封装、背板、散热材料等环节缺一不可。惠科是否能在产业链上取得协同优势,是考验。市场接受度:终端客户对新产品的接受周期、适配周期不可低估。竞争压力:国内外已有多家厂商布局新显示赛道,竞争白热化。





商用显示网推出微信公共平台,每日一条微信新闻,涵盖触摸屏材料、触摸屏设备、触控面板行业主要资讯,第一时间了解触摸屏行业发展动态。关注办法:微信公众号“i51touch” 或微信中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,或这里查看详细步骤